易经常识
你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大师心得 > 王一帆说易经——人生需要这样的贵人

王一帆说易经——人生需要这样的贵人

来源:易林文化 发布时间:2018/3/21 点击:837

天无大运,五谷不生。人无大运,百事不成。人生需要运气,更需要贵人。千里马常有,伯乐不见得总能遇到。

运气,似有似无。看不到摸不着,确又实实在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。健康,事业,财运......不论你信不信,运气,确实存在!

人与人之间就是气场:这种气场是强大的,可以让一个人成功,也能让一个人失败。能让一个人开怀大笑,更能让一个人嚎啕大哭......气场,无处不在。亲人之间有气场,夫妻之间有气场,父母子女之间有气场,交朋友都有气场。运气,就离不开五行之气!

单丝不成线,单木难成林:“个好汉三个帮,一排好篱笆也需要三棵桩”。

就像算命有几句术语:说一个人运气不好的时候,总是这样形容:“此运交来真不通,好比刘备过江东,周郎设下狠毒计,要害皇叔一命扔,多亏诸葛会掐算,保驾大将赵子龙”。

意思是说:三国时期,三足鼎立。孙刘联合抗曹,后来因为荆州之事,“孙权”和“刘备”闹出矛盾。

江东大都督“周瑜”,想出一个方法:以招亲为名,把“刘备”骗去江东再加以杀害。多亏了“诸葛亮”神机妙算,识破“周瑜”的计策。派大将赵云保驾,刘备这才转危为安。致使周瑜:“赔了夫人又折兵”。这充分的说明:人生需要贵人。

老天给每个人的机遇都是公平的,就看你怎么去把握:天道酬勤,人懒了,天上掉馅饼也捡不到。地道酬善,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好运。够本哭合适干,没人愿意与其交往。人道酬诚,与人交往必须要诚实,一个屁俩谎,最后糊弄的就是自己。商道酬信,经商做生意,信誉是法宝。这次不讲信誉,下次没人会和他合作。何况,北斗七星随时在监察着人们一切作为。业道酬精,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。今天做豆腐,明天开茶馆,最后哪个都做不好......

古语有云:“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”。意思就是:“能帮助你的人,也是能毁掉你人”。这就又谈到了交朋友,交一个气场相投的人,能让你的人生锦上添花。交一个“针尖扎油瓶”的人,“又尖又滑”。处处算计你,用着你了好话说尽,用不到了一脚踹开,让你倒霉透顶。

交朋友,先看他对父母如何:

父母恩深,人一辈子报不完的就是“父母的养育之恩”:从十月怀胎,一朝分娩,父母对孩子就倾注了所有的爱。而且这种爱还不要求任何回报,最后还是分离式的爱。上学,就业,到成家立业。父母无怨无悔,只盼着孩子好。对父母恶言相向,不尽赡养责任,绝不会有成功的可能。

这种人:和你说的天花乱坠,原因是有求于你。一旦你失去利用价值,他就会对你露出本性的嘴脸。父母都不敬,你又是谁?所以,交朋友先要看他对待父母如何?西边拜佛租,东边求神仙,南边拜观音,北边求喇嘛,不知真佛家中坐。

交朋友,看他对配偶如何:

夫妻义重,古语常言说:“抓髻的夫妻”。人大多数,刚结婚的时候日子不好过,为了生活到处奔波。不管男女,刚有点小成绩,进到家里谁都看不上。外边花天酒地,忘了当初共同创业的辛劳。

男人女人:都有双层父母,都要尽到孝。谁的一生都可能会有一个:“红颜知己”,“蓝颜知己”。但是,不管在外如何,家永远是家。所以,交朋友的同时,要看这个人怎么对待配偶。

交朋友,看他如何对待帮助过他的人:

“受人滴水之恩,当以涌泉相报”:这个人原来混的并不怎么样,由于朋友的帮助,日子过好了。他可倒好,问候也没了,逢年过节也不走动了,认为别人对他的帮助是应该应分,把现有的成绩都归功于自己的能力。当然,人成功离不开个人能力。像“阿斗”一样扶不起来,怎么帮助也无济于事。

但是别忘了:你的成功,和朋友,家人的支持帮助分不开。所以,对待帮助过自己的人不能感恩,新朋友更没得交。

交朋友,看他对待师长如何:

“天地君亲师,师徒如父子”。古语常言道得确好:“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,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,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”。当一个人处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,不知道何去何从,迷失了生活的方向。这个时候就需要名师的指点,名师是什么?

易经大师:没错!通晓阴阳之理,精研五行变化,善解命理玄机。一个精通易经的老师,绝对是一个人人生路上的“指明灯”。

今天用到了,大师:“我可想您了,这几年太忙,没顾得上和您联系”。这几年都忙,糊弄鬼呢?说这些话,无非是想再预测一下,少收些费用!等你给他优惠了,或是免费了,再找他办点事,“不行啊,有原则”!然后,又得几年没有音信。你有原则,别人也有原则。

不论从事任何行业:永远别忘了带你出道的人,师傅给你的不仅是知识,还是毕生的心血。所以有句话:“真传一句话,假传万卷书”。老师给了你知识,就等于给你了一辈子的饭碗。父母给你的是生命,老师给你的是财富。一个人连师长都能不敬,你又是谁,能交到心里吗?

还是那句话:人生需要贵人,但是需要真君子。必须拒绝“真小人伪君子”,不然的话你就死定了!“莫信直中直,须防仁不仁”。